行业资讯

全国首个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智慧特管区成功试点-尊龙凯时官网-尊龙凯时官网入口

时间:2019/4/16 10:54:59点击量:


001.jpg

从上述数据可看出,我国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往往事故多发路段,其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顽疾。

如何降低长下坡路段事故发生率?

近日,高德地图与四川高速交警六支队合力打造了全国首个“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智慧特管区”。并针对雅西高速公路菩萨岗至石棉51km长下坡路段进行“互联网 ”管理和改造。

试点取得成效

据四川高速交警六支队通报,“智慧特管区”试点三个月内道路交通秩序良好。据统计,试运行期间,特管区内共通行车辆280139台次,其中大中型客车通行9142台次、重中型货车通行151156台次。期间,仅发生11起道路交通事故其中重中型货车4起,货车事故率为客货车辆总通行量的十万分之2.4,均为简易程序事故,无人员伤亡。

为什么选择在此路段做试点?

据了解,雅西高速地处山区,常年气候多变、海拔落差大、多处临崖邻壁、路况复杂,交通事故多发。特别是拖乌山北坡51公里连续长大纵坡,最大纵坡度4.82%,平均纵坡度2.97%,为全国“第一长大纵坡”

他们做了啥?

两家单位合作通过工程改造、合理规划、智能诱导等多种手段提升路段交通安全水平,主要措施有:

一、优化交通组织方式,特管区路段实行客、货车分车型分车道管控方式。

二、提升交通安全设施水平,安装雾灯系统、完善避险车道系统和交通标志诱导系统。

三、强化路面通行管控,做好大型车辆“分道、降速、控距”安全监管工作。

四、满足货车司机休整需求,规范设置了加水区、自检区、休息区三大区域。

五、将智慧特管区的道路环境信息、交通服务信息分类植入到地图中,针对货车用户进行定制化诱导,在导航过程中针对关键信息点进行语音提示及标注,有利于提升驾驶员视距、规范驾驶员驾驶行。

 

 

业内人士表示:

“智慧特管区”的成功试点,为我国解决高速长下坡路段事故高发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。

高德地图相关负责人表示:

雅西高速只是开始,未来高德地图还会将此经验推向全国,打造更多“智慧特管区”。

相关话题延伸:

去年,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:决定在北京、河北、吉林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、广东九省(市)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。

从概念的提出到应用落地,短短几年时间,智慧高速公路成为交通运输行业便民服务重要手段之一,其话题热度有增无减。

智慧公路的建设将体现在基础设施数字化、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、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、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、“互联网 ”路网综合服务、 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等六个方面。

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方面:

1、智慧公路两侧,将架设5g通信技术设备,提供极低延时宽带无线通信,构建人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,全面支持自动驾驶。

2、实现路面光伏发电和移动式的无线充电,公路就是一个大的充电器,电动车可以一边跑一边充电。

3、公路、桥梁、隧道可以自己感知、分析安全状态,并发出预警。

也就是说,再也不会出现那种车开着开着,前面桥梁突然塌了的事情。实行大数据和智能管理。比如,可以根据车辆特征识别完成移动支付。也就是说,开一公里路就会自动收一公里的钱,不需要再搞收费站了。

智慧公路是交通行业与人工智能、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“黑科技”!

不久的将来,

超级智能公路,真的实现!

意味着司机可以下岗,加油站、收费站都要逐渐消失了。

当然,随之而来的,是我们出行将更加便捷。

第一个吃螃蟹的省,将建设智能、快速、绿色、安全的超级高速公路。

浙江省将投资约96.9亿元,建设全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——杭绍甬高速公路。它全长161公里,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,预计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。

快速:超级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将突破120,达到130、140。

智能: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,通过智能系统、车辆管控,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运行速度。

绿色:通过太阳能发电、路面光伏发电,为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。后期还可实现“移动式无线充电”,电动车主可以“边开车边充电”,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充电桩、充电太慢浪费时间而发愁。

安全:超级高速公路未来将寄托高精定位、车路协同、无人驾驶等综合接入系统,实现零死亡
转载于:智慧交通微信号2019年4月15日

 

网站地图